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020-83394217

您的位置:主页  > 产业观察  > 行业资讯

服装业迎来新风向?

发布日期:2022-12-06 浏览次数:482

“今年1-9月,我国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0.8%,增速同比加快27.7个百分点,比纺织业和制造业整体水平分别高24.5和20.7个百分点。”在日前于江西于都举办的2022年中国服装论坛高精尖创新峰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谈道:“尽管今年以来我国服装行业面临了很大压力,但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明,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加快。”



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至关重要。“高精尖,是我国服装产业下一步发展的新风向。”陈大鹏强调。


  选准高精尖方向


何为“高精尖”?


对于服装产业而言,“高精尖”是代表产业以及相关企业在新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和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实力与能力。同时,服装产业的“高精尖”,也集中体现在产业各相关领域的创新成果中。

“要改变过去浮躁的、过分强调扩张速度的发展模式,更多关注行业发展质量的提升。”陈大鹏说。

当前,我国服装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开启了攀登全球时尚产业制高点的新征程。服装企业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在新的逻辑、新的认知中实现品牌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进而把握战略机遇期,赢得发展主动权。

在这一过程中,选准服装产业的“高精尖”发展方向,就是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做精、做专、做实、做强服装业,加速提升我国服装企业乃至产业集群的品牌服务能力和创新协同效应。

“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方面,目前服装品牌各组织之间,比如品牌与加工厂、印染厂、辅料供应商之间的数据网络还没有完全打通。”环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肖若发谈道,“产业互联网的作用之一就是将数字化制造和商业运营合二为一。数字化制造可以将服装工厂与品牌端融合在一套系统中,依托数据商业化,最终实现更高效的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运营、维护和服务共享。”

“数字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将为我国服装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陈大鹏说,数字经济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服装产业的创新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

当前,我国的数字产业、互联网产业,已经走在了全球的第一方阵。在服装行业,近年来也不断有互联网巨头进入了服装制造业的赛道中。这些依托于“数字+互联网+服装”的新晋企业不仅擅长于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供应链,也为服装行业构建了新发展路径。

在陈大鹏看来,服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推动着产业链的现代化进程。“数字技术不仅带来了制造方式的改变、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推动了整个产业形态的改变。”陈大鹏说,我国的服装产业需要以智能运营为核心建立新竞争优势,为服装企业以新模式创造新价值献智。


  塑造时尚软实力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服装消费市场,服装产业具备完整产业体系和齐备的配套能力,这是我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如何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并全面提升我国服装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时尚话语权,这是全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让中国服装依托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眼里的“高精尖”。

“技术在进步,品牌也在进化。在数字化时代,基于数字化运营的产业生态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手工艺以及民族美学未来的发挥和发展空间。”夏华说,“如今,很多深山里的手工艺品已经成为时尚消费领域的国潮爆款。”

据夏华介绍,依文用了18年时间,跨越了10多个省份,探访了18000多名深山绣娘,提取了8000多种美学纹样,打造了依文的民族美学基因库。

“我们将民族服饰和纹样带向全国、走向世界,并基于数字化产业生态构建了两大数据库:一个是绣娘手工艺人数据库,可以提供传统手工艺人完整的工艺记录和作品展示,让全球的时尚品牌和时尚设计师通过数据库中的资料来获取时尚灵感;另一个是包含8000余种传统纹样的数据库,每一种都是传承了千年的经典纹样。两大数据库的建立,不仅通过消费市场回馈了传统手工艺人,而且把中国最美的民族文化推向了全世界,并衍生出众多时尚IP和时尚产品。”夏华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夏华所做的,就是要把藏于深山的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带出大山,推向时尚消费市场,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此推进品牌的升级。

在高田时尚集团董事长高淑丽看来,大多数服装企业的转型之路不仅漫长,而且艰难。

“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销售业绩开始下滑。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国外知名品牌无论是设计、工艺,还是用料、质量,都要好于我们的品牌。而且,国内服装品牌同质化严重,把吊牌、商标一揭,几乎大同小异。” 高淑丽说。

转型,势在必行。高田的转型,可以说是壮士断腕。

“当时我们为了减少库存,80万件价值10多亿元的库存服装,只卖了1200万元。”高淑丽说。

去库存后,高田开始重新定目标、定风格、定客群、定价位、定模式,以“断舍离”的勇气,将品牌转型为更加细分的品类,也就是社交商务场合装,并在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打造适合中国女性的社交场合仪式装。

“经过两年多时间磨砺,一个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中国高奢品牌诞生了——这就是高田集团旗下的米修缇品牌。”高淑丽说,“这个新品牌诞生的第一年,我们一家分销商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400万元。”

在数字经济时代,乘着民族风格服饰兴起之势,寻找市场空白,锁定高端商务奢侈品女装赛道,高田集团以“断舍离”成就了自己的品牌涅槃。

“聚焦细分品类,打造社交商务装,传承中国文化,不仅让品牌发挥了自身优势、做强做深,而且通过产业链融合实现优势配套,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国际化,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文化认同。” 高淑丽说。


提升供应链效率

当前,我国服装产业正迎来新一轮产业变革,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得机会,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企业转型的痛点在于创新型人才不足。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表示,以三六一度为例,运动品牌研发创新的相关人才、管理、运营基础较为薄弱,人才培养困难且容易流失,并且现阶段鞋服行业数智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的提升无法与企业的转型速度相匹配。因此,企业应积极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复合型人才。

对于服装生产厂来说,提高设备与人工的效率至关重要。艾莱依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林海峰说,服装产业的现代化,决不是上一套吊挂生产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林海峰看来,服装工厂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这其中哪怕有一个很小的环节没有打通,都会降低生产线的效率,甚至阻断系统的工作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仅有先进设备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设备、数据、平台、系统集成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虑。”林海峰说。

此外,李辉认为,针对当前服装市场消费的个性化需求,服装企业需要实施智能化的设备管理和仓储、物流管理,进一步提高全产业链的精益化程度,实现每一个订单的可视化。

在深圳市赢领智尚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灵梅看来,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要创新、有匠心,做出好用、耐用、省心又不贵的好产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推出定制化高端服务。

“当前,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融合,营销模式不断创新,不过,销售成本也在增加,一些厂家利润薄,甚至还出现了产品质量下降、原材料资源浪费等情况。”陈灵梅说,“在生产制造环节要提高效率以增加企业效益,并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制造智能化、工人操作分工专业化,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的提质增效。”

最大化缩短中间环节,提高全行业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让利消费者,工厂优质产品直供消费者,提供质优、价优、感动人心的好产品。猫人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裴于雄说,一些新锐的服装品牌,依托优秀的供应链,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

对于猫人内衣来说,左手抓优质的生产厂,右手抓优势的商业平台,这是其成功的秘诀。    

传统服装企业需要打开边界、开放能力,为供应链赋能,实现协同共生。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认为,在服装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包括营销、测试和设计等在内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制约服装产业链数字化的瓶颈。服装企业在高精尖层次的竞争,就是供应链的竞争。



释放创新设计的魅力 

谢琳 李超德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正从“制造业”转向“创造业”,同时迈出向“智造业”转型的步伐。创新意识与服装设计成为贯穿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元素。

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呈现出各美其美、百花齐放的局面。不过,由于在独特性、文化性、风格性、标杆性等方面存在短板,品牌同质化现象还比较突出。过去,服装制造业的发展更侧重于规模与数量,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创新和设计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与服装企业的发展重心不匹配、不同步,导致服装制造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错配与过剩,部分本应被市场消化的服装产品成了企业的库存压力,占据了服装制造企业用于产品开发、生产线更新的资金。在服装款式开发、产品品质提升等方面的相对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服装市场产销循环不畅等问题。

当前,我国服装制造业基础日趋完善,创新思维与设计将成为未来服装制造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对创新设计的重视和对创新思维的鼓励,应该成为当前我国服装制造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一,精准生产,从供给端降低重复低效的生产。借助服装设计的手段展现创新精神,优化服装功能、美化服装廓形、精化服装品质,以此为基础生产能够受到市场欢迎、适销对路的服装产品。

其二,创造需求,在消费端扩大需求范围。通过服装设计的美化,提高服装的美感,创造新的消费模式,倡导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消费升级。

其三,品牌创新,立足民族、放眼世界。服装制造企业应当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带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服装设计培养独特的风格品牌,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牌文化。

此外,还要在思想层面改变固有的发展思维,提高从业者对服装设计和创新思维的系统性认识。融合创新思维的服装设计,不但是服装制造企业“开源节流”的具体手段,而且是积累软实力、不断提高行业地位、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桥梁。通过服装设计的加持,在供给端促进精准生产,引领传统服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服装设计是传统服装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支撑,是产业整体从“制造”迈向“创造”,并由此过渡到“智造”的根基,是服装制造企业打造不可替代特质的有效手段。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只有加速设计与生产的融合,才能加速释放产业创造力,助力服装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更多
查看更多 >>

推荐新闻